网站Logo 笔趣阁
当前位置:首页扫书黄易武侠小说系列之四大奇书详解

黄易武侠小说系列之四大奇书详解

年少时追的第一部黄易小说其实是《寻秦记》,当时主要是因为看了古天乐主演的同名电视剧而对原著产生向往,看了寻秦记之后便开始看黄易先生的其他作品,入坑的便是《大唐双龙传》,之后发现黄易先生的武侠作品是在是经典,甚至有一段时间认为他的作品其实超越了金庸古龙梁羽生,因为金庸先生的武侠重功不重人,厉害的永远是顶级的武功,而古龙先生的高手永远在侦破一个个武林阴谋,这两人的作品格局都只局限在武林或者武者,但黄易先生的作品则将江湖和庙堂有机的结合起来,江湖不是单纯的江湖,庙堂也不是单独的庙堂,二者互相呼应,互相影响,所以各个江湖门派要依附于朝堂,受到朝堂的控制又想控制朝堂,按照我的理解,这既是哲学思想的延伸,也是政治的延伸,很符合那时我对江湖的理解,也符合我们对于朝堂的憧憬。

书归正传,今天我们来捋一捋黄易武侠体系中的四大奇书。

黄易武侠体系中的「四大奇书」贯穿其多部作品,以《大唐双龙传》《破碎虚空》《边荒传说》《覆雨翻云》为核心载体。这四部武学典籍不仅代表武学巅峰,更暗含天道奥秘。以下从六大维度系统解析其特性,结合原文引证与逻辑推演,展现黄易武学体系的深邃构思。

一、战神图录

出处:《破碎虚空》《大唐双龙传》

使用者:传鹰、广成子(参悟者)

来历:

战神殿漂浮于地底虚空,每甲子现世一次,殿中四十九幅浮雕暗藏天道至理。广成子曾于殿中证破碎金刚,传鹰得鹰刀传承勘破玄机。

《破碎虚空》云:"战神图录实为天地奥秘之总纲,包罗万象,非文字可载,需以慧根直指本源。"

特点:

1. 无招无式:超越具体招式,直指武道本质

2. 自然共鸣:借天地之势运转真气,如「天地太极」浮雕化宇宙能量为剑气

3. 精神锤炼:通过「战神不败」浮雕锤炼神识,传鹰单骑破万军时"双目如电,气机与战马浑然一体"(《破碎虚空》)

特殊功效:

破碎虚空:真气凝练至临界点可撕裂空间,传鹰跃马悬崖时"虚空现出光纹裂隙"

预知天机:广成子留言「未来之事,皆在图中」印证其推演能力

综合评价:

武学体系的终极答案,但存在两大局限:

1. 门槛极高,千年来仅寥寥数人得窥门径

2. 需有极高天赋又要有足够的奇遇,方能领会其中真谛

历史地位如《边荒传说》所言:"战神图录非人创之武学,乃天道显化。"

二、长生诀

出处:《大唐双龙传》

使用者:寇仲、徐子陵

来历:

广成子参悟战神图录后所著,以甲骨文写成七幅行气图。隋帝曾集三千术士破解未果,双龙因不识文字反得真传。

鲁妙子评:"此书以刑遁之术隐藏真义,强解者必遭反噬。"

特点:

1. 逆向修炼:传统武学由动入静,长生诀则"静极生动",寇仲初练时"汗出如浆却寒气透体"

2. 阴阳分立:徐子陵得阴属图「气海如冰晶凝结」,寇仲阳属图「经脉似熔岩奔涌」

3. 五行衍生:未被修炼的木、金二图在《边荒传说》中催生燕飞「仙门诀」

特殊功效:

辟毒疗伤:徐子陵为李世民逼毒时"青气过处,黑血化雾"

延缓衰老:傅采林见双龙叹"二十载光阴未留痕迹"

真气拟态:寇仲战场模拟李密「地煞气」破敌

综合评价:

最易入门却最难精深的矛盾体:

优势:起点低(无武功者更易修炼)、兼容性强(可融合和氏璧异能)

缺陷:第七幅总纲图失传导致阴阳失衡,双龙后期需自创「井中月」「遁去的一」补全

石之轩评:"此诀如未琢璞玉,能成何器全凭机缘。"

三、慈航剑典

出处:《大唐双龙传》《覆雨翻云》

使用者:师妃暄、秦梦瑶

来历:

地尼观天魔策创出,经历代斋主完善。最高境界「死关」需坐枯禅百日,史上仅秦梦瑶借双龙长生真气成功。(我一直好奇这个死关枯禅,你说她们坐禅的时候吃不吃东西?上不上厕所?)

梵清惠示:"剑典非杀伐之术,乃渡世宝筏。"

特点:

1. 剑心通明:师妃暄战祝玉妍时"剑未至而意先达,如预判所有变化"

2. 慈航气场:秦梦瑶洛阳夜宴释放"清圣之气,令群魔真气凝滞三息"

3. 彼岸剑诀:最终式「仙劫」燃尽寿元,宁道奇观剑吐血因"见天道之威非人力能抗"

特殊功效:

斩断因果:秦梦瑶勘破情关时"青丝寸断而剑气冲霄"

精神净化:可消弭天魔大法种下的精神烙印

延寿驻颜:碧秀心二十年容貌未改

综合评价:

最被高估的四大奇书:

1. 理论缺陷:宁道奇观剑吐血暴露功法不全 (但也可能是因为这功夫只适合女子练,便如同葵花宝典男人练不通一样)

2. 依赖资质:需「仙胎」体质,碧秀心强修导致早逝

3. 实战局限:单挑无敌却难改大势,静斋多次靠政治手段补足

如宋缺所言:"剑典如精致玉器,美则美矣,终非堂皇大道。"其实宋缺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这功夫磨磨唧唧,小肚鸡肠,不适合男子汉大丈夫练。

四、天魔策

出处:《大唐双龙传》《边荒传说》《覆雨翻云》

使用者:绾绾、慕清流

来历:

原始版本记录于《道心种魔大法》,后分散十卷。阴癸派得「天魔大法」,花间派演化「花间十二支」,向雨田补全「魔道随想录」。

向雨田遗言:"天魔策本为窥探天道之作,后人却困于门户之见。"

特点:

1. 虚实变幻:绾绾天魔带"似有千重幻影,每道皆含杀机"

2. 吞噬同化:可吸纳他人真气,尤克佛门功法

3. 精神操控:祝玉妍曾用「天魔音」令整支骑兵自相残杀

特殊功效:

驻颜塑形:绾绾二十年保持少女体态

断肢续接:边荒集中慕清流断臂重生

魔种传承:庞斑借风行烈炉鼎转生

综合评价:

最具进化潜力的武学体系:

1. 分化发展:衍生出「紫气天罗」「天心莲环」等绝技

2. 融合创新:韩柏道魔合流成就「战神图录」外唯一肉身成圣者

3. 哲学深度:道心种魔大法"以情为种,以魔证道"开创全新修炼范式

如厉若海评:"天魔策如百川汇海,终成武道汪洋。"

黄易通过四大奇书构建的武学宇宙,本质是对中国哲学「太极生两仪」的具象化演绎。战神图录为太极,长生诀、天魔策化阴阳,慈航剑典作调和。这种设定不仅突破金庸「招式美学」、古龙「意境至上」的传统,更开创「武道修真」的新范式,其影响直达《雪中悍刀行》等后世代作品。正如黄易在《大唐双龙传》后记所言:"武道至极处,便是对生命本质的探索。"四大奇书体系正是这种探索的终极答案。四大奇书在黄易的多部武侠作品中都有出现,虽然只是惊鸿一瞥,却都是贯穿故事主线的重要一环,其地位不可谓不重,存在的意义不可谓不大。

节奏盒子

笔趣阁无广告免费版下载

小说阅读 / 33.5M / 2025-02-09

笔趣阁APP官方下载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