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Logo 笔趣阁
当前位置:首页扫书论倚天剑的无法修复:金庸小说的最深刻隐喻

论倚天剑的无法修复:金庸小说的最深刻隐喻

多年之后,面对刽子手,明教中人可能会回想起当初少室山上的那一幕。

那是一次对教主张无忌的公然抗命,他们拒绝接好倚天剑。

当时,倚天剑和屠龙刀都折断了,张无忌下令接续。明教有锐金旗,相当于冶金工业处,打铁是一绝。

在顺利接好了屠龙刀后,明教兄弟捧着两截倚天断剑,跪在熊熊炉火旁,泪流满面,不肯接续。

他们声称:倚天剑当初在灭绝师太手上杀了我们太多兄弟,我们恨之入骨,不肯再接。

张无忌并没有强迫,而是顺水推舟,称赞大家义气深重。

从此,屠龙刀全,倚天剑断。明教中人一片欢呼,书上有四个字描述:“无不称快。”

满满的自豪洋溢在每个人脸上——“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倚天不出,谁与争锋?”现在我教执掌屠龙刀,而倚天剑折断,今后江湖上谁还敢来叫嚣,破坏我们的霸业?

现场所有欢呼的人都没意识到,当他们雀跃不已的那一刻,绞索已经无声地套在脖子上了。

这大概是金庸小说最深的隐喻。

屠龙刀和倚天剑,当初设计者是黄蓉。这一刀一剑是含有深意的。

拿屠龙刀的人是要坐江山的。刀中藏的是武穆遗书,乃是兵法,其使命就是驱逐鞑虏,恢复河山。

这就是为何执刀者是“武林至尊”,号令天下,莫敢不从。

倚天剑则不同,藏的是至高武功秘籍,为《九阴真经》和降龙十八掌。倚天剑的存在,正是为了针对屠龙刀。

张无忌授兵书给大将徐达时,曾说明了其中深意:

“(持刀者)一旦手掌大权,竟然作威作福,世间百姓受其荼毒,那么终有一位英雄手执倚天长剑,来取暴君首级。”

换句话讲,屠龙刀代表权力,而倚天剑代表监督。

不受监督的权力胜于洪水猛兽,历史上最大的灾祸往往源自癫狂的权力。所以在屠龙刀之外,还有一柄倚天剑。

兵法取天下,武功限皇权。这是架构师黄蓉对人性的高度警惕,也是她对后世江湖的最大善意和祝福。

然则人算不如天算,再怎么好的设计,也未必管得了一百年后,也无法兜底人心。

黄蓉想不到的是,百年之后,刀还在,剑没了,而且是大家一致欢呼通过的不要了。

苦心孤诣设计的制衡,只剩了前半截。

大伙儿一起否掉了倚天剑,从此屠龙刀所向披靡,权力肆意狂奔,再没有顾忌:

“朱元璋羽翼已成,统兵百万之众……”

“登基之后,反下令严禁明教,将教中曾立大功的兄弟尽加杀戮。常遇春因病早死,徐达终于不免于难。”

虽然只是小说家言,但事实也大致如此。当权者屠刀所指,功臣李善长、刘伯温、冯胜、傅友德、宋濂、周德兴、廖永忠等尽数被清洗。

胡惟庸案,杀人三万;蓝玉案,杀人近两万。这些被全家诛绝、老幼不留的人,其中有多少是当初少室山上欢呼过的?有多少是为了“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喝彩过的?

一致通过不要监督,谁想到最后,刀砍刀了自己脖子上?

此后,专制皇权逐渐走上巅峰,臣子从打工人进一步沦为奴仆。

律法残酷,法外有法;特务组织膨胀,厂卫横行,告密成风;百姓被钉死在籍属和“世袭”的职业里;商人困于海禁;连科举文章都成了揣测圣意的赌局。屠龙刀劈出的,是一个连呼吸都要战战兢兢的牢笼。

这时候,还有没有“一位英雄手执倚天长剑,来取暴君首级”?根本没有了,厂卫欢迎你。这种事你想一想都是死罪。

到后来,全国牛马拼死累活,都已经供养不起老朱家几十万不上班的子孙。

只有等天下被榨干了、吃尽了,老弱转于沟壑,才有一点变天的可能。

** 这是金庸埋在武侠小说里的终极浩叹。 **

张无忌有没有想到这一切?其实隐约也想到了。

在小说的末章,他谆谆叮嘱徐达:倚天剑眼下虽然断为两截,但日后终能接上,终究会有人制裁暴君。

说明他对此其实是有思考的。

然而张无忌太乐观了,当时又着急跟女朋友去画眉毛,无暇多想。他没料到,压根就无人需要接上倚天剑。

有权在手的人当然不需要,怕被束缚;而底层的人也不需要,怕打破幻梦。只有真正被按住了宰杀的才需要,但人躺在砧板上,已经说不出话了,等于不需要。

只剩屠龙刀在铁砧上一遍遍重生,也在人心里一遍遍重生。

张无忌如果事后有知,势必大怒:你们忘了黄蓉帮主当年的苦心吗?面对她的遗像,你们何以自处?

朱重八和子孙们说:呸,黄蓉是谁?桃花岛来的吧?我给她送回桃花岛去!

节奏盒子

笔趣阁无广告免费版下载

小说阅读 / 33.5M / 2025-02-09

笔趣阁APP官方下载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