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Logo 笔趣阁
当前位置:首页扫书这些年追过的网文历史小说,水文太多,神文太少

这些年追过的网文历史小说,水文太多,神文太少

网络上十大热门历史架空小说书单:

《庆余年》《回到明朝当王爷》《新宋》《汉乡》《宰执天下》《临高启明》《唐砖》《北齐怪谈》《万历明君》《大清话事人》

流传的十大高口碑网文历史小说:

《宰执天下》《晚明》《随波逐流之一代军师》《回到明朝当王爷》《新宋》《唐砖》《秦吏》《绍宋》《覆汉》《楚氏春秋》

流传的十大网文经典历史小说:

《武唐攻略》《篡唐》《煮酒点江山》《大争之世》《恶唐》《大秦》《盛唐烟云》《乱世宏图》《歃血》《谁主三国》

这些清单看起来并不是十分靠谱。

只能说起点太强大了,现在的书单99%都被起点承包了。其次,火爆的大都是架空历史小说,穿越重生流,其它类型历史小说难有出头日。当然,作品推荐也并不十分令人信服,比如《唐砖》口碑一般,而另一部更火爆的《赘婿》竟然没在榜单。蕉姐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最最最大的bug是《明朝那些事》竟然并没在任何一个书单中。

大概是《明朝那些事》太经典了,牛到已经不能跟网文们一起并排了。跟现在的网文小说们中间大概隔着一个银河系那么远吧。就好像《三体》跟其它科幻小说的差距一样,

当然,许多人也常常忘了,这么一本神书竟然也是网文出身。当然不是在起点连载,最早是在天涯上连载。早期网文的含金量是真高啊,纯24K金,现在的网文含水量也是真高啊,随便挤一挤,就能挤出一条长江黄河的水量出来。

近些年来,《明朝那些事》太过火,有些人看不惯,拿些乱七八糟的瑕疵来攻击这部书,然后还变本加厉,开始谣传当年明月精神状态异常,猥琐女同事;借精神不行,人品不行来反向佐证作品不行、三观不正。鲁迅先生说,他们想要证明你不行,总有千万种借口。

我最早接触明朝历史,还是在小学读《萍踪侠影录》和《天女散花》的时候。《天女散花》还原了土木堡之变后,英宗复辟,于谦被诬陷谋逆,最终含冤遇害的经历。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于谦为了表明心迹,写下了那首著名的《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也是我最早学会背诵的一首诗,那时候将于谦列为与张丹枫一样的大英雄。还记得几年前知乎上有个问题说你最敬佩历史上哪个人物,我写的不是李白苏轼辛弃疾或者霍去病李广,而是于谦。

多年后,读《明朝那些事》,读到当年明月将王阳明列为明朝第一猛人,于谦为明朝第二猛人,霎那间,小时候关于明朝的记忆和于谦的记忆都涌出来了,有种遇到知音的激动感。

这也恰恰是这部书被抨击最厉害的点之一。那些人抨击的点无外乎:①下笔行文过于幽默诙谐轻松,全然没有历史该有的严肃正经;②主观性太强,很多作者个人的判断,如王阳明、于谦的判定,徐霞客的判定等;③个别细节找不到史实出处,有夸张和渲染的成分……

我的个天,这些人大概就是人民群众喜欢什么他们就反对什么。看历史小说就得沐浴更衣焚香祝祷?捧腹大笑、精神愉悦就是对历史的亵渎?至于对历史人物的饱含感情的判定,不是更加通俗,和容易共鸣吗?

在书的收尾,讲述了徐霞客的生平事迹。徐霞客选择了一种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他放弃了科举功名,独自游历天下,用脚步丈量大地,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最终成就了《徐霞客游记》这部伟大的著作。作者通过徐霞客的故事,希望读者能够思考人生的意义,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生活方式。

“所谓百年功名、千秋霸业、万古流芳,与一件事相比,其实都不算什么,这件事就是——用你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

当时看完真的是热泪盈眶,引以为知己。

看完《明朝那些事》的后劲之一,就是拼命找同类的书,去读其它历史朝代。可惜,模仿跟风的多,水平接近的少。当年明月说过一句话:“我写的是正史,我读古书15年才写了这书。” 这就是古人所说,把书本读厚再读薄的过程。

比较能够看的历史小说,大概有那么几本——

《易中天品三国》,在知名度和热度上跟《明朝那些事》相提并论,只是人怕出名猪怕壮,易中天和他的三国故事也是一直饱受攻击。

《如果这是宋史》,这本也是流传度很广,推荐指数很高,以轻松诙谐的笔触讲述宋朝历史,风格有点类似,不过笔力、讲故事的能力要弱很多。

《血腥的盛唐》通过故事化的方式呈现历史事件,这本没有看过,看了作者另外一本《大唐兴亡三百年》,感觉一般。

今年准备多看一些历史小说,最近在看《新宋》,和一本新书《大唐枭贼》。

《新宋》刚看了个开头,就先不说了。《大唐枭贼》倒是值得一看。比较吸引我的地方是这部书选取的主人公——朱温。从朱温的少年时期开始讲起,于乱世之中把握机会,投靠黄巢,跟着黄巢一路过关斩将,成就霸业。

历史中的朱温可不是什么正面英雄。印象中的朱温,有两大“好”,好色,好杀。妻妾众多,统治残暴。历史中比较著名的事例是他晚年征召儿媳入宫侍寝。当然,这也不是他一人的专美,历史早有先例,唐玄宗李隆基不就是这样搞上了杨玉环的么?

当然,作为一代枭雄,能够结束晚唐统治,成为五代十国后梁的开国皇帝,朱温并非一无是处。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从一个贫苦家庭出身的少年逐渐成长为一位权倾一时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身上也有两大优点:听老婆的话,和卓越的军事才能。他一生中的两大贵人,一个是老婆,一个是黄巢。老婆出身名门贤良德惠,在他猜疑病和好色心发作的时候总能起到关键的劝谏和引导作用,可惜的是比朱温早死了,不然,历史走向可能就要重写了。黄巢则是朱温成长的带路人,军事谋略的言传身教者,和军队资源的赋予者。

少年时对黄巢的态度比较矛盾。正统的历史老师告诉我们,黄巢是农民起义,具有历史的局限性,在起义过程中实施大规模屠杀,且贪图享乐,缺乏政治远见,失败是必然的。另一方面,读到他那首《不第后赋菊》又是十分敬佩,只有千古霸王才能有如此胸怀和格局——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个人认为,《大唐枭贼》中,塑造的黄巢更令人喜欢,个人魅力要比朱温强得多。开篇朱温带队假装投降黄巢,小算盘被黄巢拿捏得死死,黄巢并不计较他的小伎俩,也并不怕养虎为患,决定将朱温收为麾下,并收为徒弟,委以重任,倾囊相授,可以看出来黄巢的智慧谋略和胸襟。黄巢和王仙芝会师那一幕,黄巢于王仙芝重兵包围之中,掌掴王仙芝,连下重手打耳光,将天下第一高手王仙芝打成猪头,加上一顿痛骂,将王仙芝骂醒回心转意,扭转生死于一线之间,也是看得人热血沸腾,英雄豪气顿生。

当然,最后黄巢失败的很大原因,还是拜朱温所赐,朱温就是那条农夫救回家的蛇,反手把黄巢给卖了,从此成为唐朝的大红人,最终算是一手结束了黄巢和唐朝的大叛徒。所以,我很好奇,作者曲墨封会如何判定朱温这个人。某种意义上讲,男人不坏女人不爱,坏人比正人君子要来得更有魅力光环,看看《亵渎》的罗格就知道了,但是将坏人写出有人味有温度感就不容易了,尤其是臭名昭著的人想要翻盘,扭转观念,更难。

可能那些抨击《明朝那些事》的人,会比较喜欢《大唐枭贼》吧。行文正经严谨,没有了那种插科打诨的轻松活泼感,更多的是传统小说的娓娓道来。而且作者曲墨封也十分严谨认真,虽然是历史小说,免不了很多虚构,但是在细节上,会做很多的批注注解,比如对写到的兵器、阵法和传说上,都会加上一段历史原文加以佐证,由此可见曲墨封的历史功底和用心。

可惜的是这本书还是属于小众冷门市场。应该说,历史小说一直都是这样的遭遇吧,叫好不叫座。毕竟不是真正的爽文,如果是爽文写法,现代特种部队精英尖刀穿越到朱温身上,朱温连用金手指,化腐朽为神奇,接连开挂,被各种秘笈武功砸中,身负绝顶武功和上帝视角,攫取整个大唐的气运于一身。

这是最流行的网文写法,也就是历史架空小说的套路。《寻秦记》《庆余年《赘婿》无不如此。

节奏盒子

笔趣阁无广告免费版下载

小说阅读 / 33.5M / 2025-02-09

笔趣阁APP官方下载入口